我记得一个与小心眼相似的行为,可算是一豆二豆最早的智力活动。
原先,自己没孩子,看见别人家长没完没了教孩子背唐诗,觉得可笑。当时我就想,我做老子,决不做这样揠苗助长的傻事……
可等到有了一豆二豆,如此傻事大致没做——但也不是一次没做——有一天,兴致所致,我随口教一豆二豆背诵唐诗。
我当时想,这样,就算给小鸟遛嗓子。
我说:“背不下来没关系。但你们两个要跟着我念——”
我让他们跟我念的是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。全诗妇孺皆知,可以不重复。念过数遍之后,该诗末句引起一豆强烈不满。
一豆:“不是‘老大’徒伤悲。”
豆爹:“那是什么?”
一豆:“是‘老二’徒伤悲。”
……这时,二豆跳出来:
“不对,就是‘老大’徒伤悲!”
相持不下。
这样,王先生传世名作到了我们家,首次出现两个版本。详见下表:
一豆版本二豆版本
百川东到海百川东到海
何日复西归何日复西归
少壮不努力少壮不努力
老二徒伤悲老大徒伤悲
这个发生在一豆二豆身上最早的智力活动(大约两岁左右),似乎证明,在汉语中,“伤悲”这个词,从语音上就已经“泄露天机”——“伤悲”,表情也好,心情也好,一切一切,没有秘密可言。
……才下眉头,又上心头,藏不住。